青岛家校合作网
重视逆商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中心小学 二.2 孙林锋妈妈
什么是逆商?逆商简称AQ,是由美国著名学者保罗.斯托茨教授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对于逆境,我们并不陌生,因为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总是在不断地遭遇和克服无穷无尽的逆境中度过的。
许多人的成功和进步,并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逆境少,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在逆境和挫折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而逆商就是帮助我们在绝境之中触底反弹的一种能力。逆商水平高的人能够迅速理性地分析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行动,能动地改变所处的环境,把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短时间和最小范围内。
对于青少年来说,逆商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逆商不是天生的,需要去教育和培养。逆商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孩子是否具备良好的人格和顽强的意志。对孩子进行积极的逆商教育,可以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增强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他未来的格局,决定着当他遇到挫折打击的时候是一蹶不振还是绝地重生。逆商高的孩子更加坚强乐观,积极向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但是目前,我们一般都比较重视孩子在知识、特长方面的培养,而在孩子逆商培养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环境优越,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家长挺身而出,不允许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和挫折,过度的保护造就了孩子性格上的脆弱,无法承受一点点打击。相信您也经常看到或听说有关孩子过激行为的新闻事件:某某孩子因为考试没有得满分跳楼自杀,某某大学生挂科受到家长批评自杀等等......, 这些孩子因为大人眼里的“小事”而选择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是轻生。这些选择最极端的方式解决自己困境的孩子,是可怜也是可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孩子逆商教育的缺失,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想不开,稍微被否定、被批评就难以接受从而走向极端。
我们的孩子们现在处于小学阶段,正处于关键的心理成长的发育期,他们心理敏感而又脆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和思维误区,当某一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容易引发挫败的消极情绪, 比如自我评价过低,消极自卑等等,从而限制个人潜能的发挥,在遇到苦难和挫折时会往往会畏缩不前,不敢于去面对,认为自己无能,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逆商教育?我和我先生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经受过劳动锻炼和艰苦环境磨炼的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抵御挫折的能力,社会适应性很强, 能很快成为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着帮孩子解决,但是你能解决一次,却不能解决一辈子。很多家长出现这种行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正是这样的爱阻碍了孩子的未来。现在孩子因为年纪小,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插手,也不要过于着急,要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譬如洗衣服、整理书籍、打扫房间等等。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并让他们的意志力得到锻炼。
二、作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鼓励孩子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要给予他无条件的抚慰、帮助和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会和你一起并肩作战、共同进退,你好或不好,都不会失去我们的爱。这就给他提供了很多心理支持,他失落失败的时候,我们安慰并鼓励他,这样他就不会因为无助和孤独而陷入绝望,不会在绝望中想到用极端的方式去逃避问题,同时我们要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培养出自己面对问题的勇气与能力,会慢慢建立自信心。当孩子面对一些问题或困境时,能够自我思考并恰当解决,而且能够把发生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做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来对待,而不是依靠家长或者老师去帮助,那么孩子们的逆商就培养起来了。当然,孩子也不可能立刻就拥有着很高的逆商,我们需要有信心和耐心,逆商教育就是需要不断的面对挫折,征服挫折。
三、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怕犯错。
尝试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的人生之路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次尝试的成败都会帮他积累人生的经验,促进他成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改之,善莫大焉。在孩子犯错时,把责备换一种说法,变成一种积极的安慰,就真的能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有的孩子之所以很胆小,不敢犯错,甚至犯了错撒谎掩盖,正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父母知道了他犯了错,肯定会给他很严厉的惩罚,而他只能进化出不良的心理行为来对抗这种潜在的伤害。因此,父母一定不能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对错误零容忍的形象,而是用平和、包容的态度,鼓励孩子多尝试,并适当为自己的尝试承担相应的正负后果,培养其责任意识。这样,孩子经历的多了,积累的人生经验也会增加,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会不断增强,在未来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不会无法适从,茫然无措从而轻言放弃,他们的人生才会走得更远更美。
四、教会孩子就事论事,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们教会孩子就事论事,就是让孩子学会把挫折规定在一个范围内,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在一次失败中陷入过深,影响之后的正常生活。比如考砸了就是考砸了,不代表曾经没有考好过或者以后就不会考好。其实这也是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不要把并不相干的事情结合在一起,给自己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会更难走出失败。很多的自我怀疑都是来自没有信心,这时候我们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孩子解决困境之后,我们也要及时适当的给予鼓励,这样也能充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五、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和励志故事来教育孩子。
了解一位名人最好的办法是阅读关于他的传记。名人传记和励志书中的人物往往有伟大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成就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他们的做事方式和他们如何应对挫折的故事会有效的引导孩子对挫折做出合理的反应,消除挫折带来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从而有效应对现实中遇到的挫折。比如《德谟士》,古雅典著名的演说家德谟士(今译:德摩斯梯尼,前384年—前322年)从一个口吃的少年成长为古雅典著名的雄辩家、民主派政治家的人生故事。德谟士自小丧父,天生口吃,嗓音不大,还有耸肩的坏习惯,但是他却以超绝的毅力磨练自己,嘴里含着石子反复练习,终于克服了口吃,终成为古雅典出色的演说家。他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六、必要的批评教育。
必要的批评教育与适当的鼓励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同时,必要的批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和错误。孩子犯错误的场合是不确定的,任何场合都可能犯错。但是并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就不适合在公开场合批评教育,那样会让他觉得很丢面子,伤害其自尊心,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可能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批评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具体点说,孩子受了委屈,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宜批评,孩子处在情绪兴奋的时候也不适合批评,同时还需要注意批评的时间长短。批评的指向最好是对事而非对人,孩子做错事了,家长的批评应指明“这样做事”的危害或后果,而不是上纲上线,一定要就这件事“深挖”孩子的“思想根源”,弄得孩子无地自容。适当的批评,指出孩子的弱点,并加以鼓励才是孩子在逆境中培养战胜它的关键。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逆商,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祝福我们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