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成果 > 资源汇聚 > 资源应用>详情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征文选登:胶州其欣小学

文章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1日 浏览量:

执五育并举之笔  绘智慧教育蓝图

胶州市其欣小学   刘炳欣

摘要:学校基于自身特色,采取党建思维,抓主要矛盾,凝心聚力,塑造五育并举的理念,积极探索融合智能技术的五育教学模式创新,丰富智慧德育教学路径,构建“学为中心”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在家开展各类德育和劳育活动。在办学过程中五育并举,以德润心、以智慧、以体健质、以美育人、以劳育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教育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打破五育壁垒,让深度融合在教学中常态发生?特别是在“双新”背景下,学校教育如何回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变革育人方式,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是教育者的追求。我们执五育并举之笔,绘全面发展蓝图,让校园成为学生向往的“儿童的世界”,为初中、高中培养合格的学生,期待他们成为“世界的儿童”。

一、当前现状分析

我们常常感觉到“没有分数就没有地位”的压力困扰;同时又有“只有分数却没有品味”的积极思考。怎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办出既有品味又有地位而且儿童喜欢的学校,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模糊

对于五育并举理念认识不到位。(1)五育关系认识模糊,始终认为智育是最为重要的,忽视了体育、美育、劳育的价值和意义;(2)五育并举价值认识不清楚。部分教师认为理念太大太空太虚,只是一个育人理想,没有理解到该理念带来的积极影响,低估了五育融合理念的实际价值意义。

(二)课程教学五育分离

课程教学目标条块化、课程体系单一化、教育评价功利化等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同质发展。

基于对五育并举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实际,梳理出在五育并举方面的做法。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助力区域教育的提质增效。依托智慧教育规模化应用项目,积极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开发、整合与共享优质五育教育数字资源,实现智慧教育产品在学校五育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二、主要解决途径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现五育并举的统整与协调必须在深度学习、深度实践中探寻这份时代命题的最优解答。

(一)党建引领,促进育人观念一体化

采取党建思维,谋划、统领全局,抓主要矛盾,重点做好人心的工作。凝心聚力,塑造五育并举的理念,全体教师一起行动。

1.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做到“五育并举”。

2.依托党建活动,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宣传新时代五育并举理念的价值及意义,更新教师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3.定期举办智慧教育与五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评研课活动,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4.学校少工委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开展争章活动。

五育融合提素养,推动育人全面化

1.促进五育融合课程开发

开齐开足国家和地方课程;设计综合特色和个性化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建设创客、AI、自然生态等课程。深化“童行·我们一起行”教育办学理念,围绕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创意制作主题研发课程,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重要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服务。

2.研制学生五育评价体系

组织各方专家资源,研制学生五育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智慧五育学生评价系统,接入学生智慧教育平台数据,开展德智体美劳等特色实践活动,记录学生的活动行为和成长轨迹,生成学生成长档案。

3.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高度注重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实现区域内师生常态化信息素养测评,绘制师生信息素养地图,并通过分层分类研训、开设特色信息技术融合课程等方式有效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4.借助科技助力五育提升

1)以德润心,铸造精神之魂

把德育作为学生的生命底色,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彰显生命的本体价值。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通过课程实施、学科渗透、体验认知、环境浸润,让学生挖掘学科中“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元素,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依托智慧教学平台,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同上一堂主题德育课,邀请各个战线优秀工作者为小学生分享基层工作体会,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

2以智慧人,催生创新之花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智育主渠道,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形成基于“五育并举”的教学新基本功,“五育并举教学胜任力”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智能技术启赋课堂教学探索智慧教育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智慧化教师队伍,形成学校“智课堂”课例资源库。开展智慧课堂校本课程的探索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课时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开设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校本课程,老师借助智慧课堂及相关智慧产品,让学生在做中学,深切感受科技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3)以体健质,培养阳光之才

学校从儿童生命成长的大视野出发,结合脑科学理论,把“阅读、运动、游戏”做为课程管理的重要支点,运动是三大支点之一。结合“十个一活动”“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实现全体学生每人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人掌握1项体育技能。开展智慧体育教学活动建立了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在丰富的体育活动锻炼中,开展家校协同体育实践为优化体育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撑。

4)以美育人,丰厚心灵之真

创设美育新环境开发美育校本课程将美育贯穿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艺术课程中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灵活运用智慧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应用场景,使学生“创意可见、思维有形”。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审美感知能力。

打造多彩兴趣社团,徜徉艺术之旅。艺术社团成为学校美育艺苑中一朵朵绚丽的花朵。搭建艺术舞台,丰富校园生活,张扬个性特长。

5)以劳育品,提升生活之力

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以劳强体、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共建劳育教学资源开展学生劳育多方评价

一是依托实践基地,体验劳动的乐趣。基于校园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历农作活动,观察自然生态,在“播种、浇水、除草、养护”过程中感受到劳动艰辛。二是依托家务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家庭劳动教育是厚德启智的基点,也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起点。每天坚持劳动打卡,让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劳动美德。三是依托社会实践,滋养创造的灵性。走进“三里河陶艺园”,亲手学习制陶手工技艺;走进“孔子六艺园”,动手实践活字印刷术;走进社区,化身交通指挥员和垃圾分类小能手,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在劳动中滋养创造的灵性。

智慧教育理念是社会繁荣、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每一个人滚滚向前,新时代教育已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五育并举,方能铸就教育的缤纷色彩。我们期望,经过小学阶段的培养,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都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练就强健的体魄,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收获劳动的快乐和完善的人格,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作为一名老师,要始终保持鲜活的思想,始终跟随教改前沿,始终呼应教育热点,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蓝图已绘就,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