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校合作网
赞美孩子,静待花开
城阳区流亭街道东流亭幼儿园大三班 李若溪妈妈(刘丽)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处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欣赏。”赞美像糖果一样,能够让孩子产生愉悦快乐的幸福感。赞美仿佛一束光,能够带给人无穷的力量。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的父辈采用的是打压式教育,吝啬对孩子的鼓励,他们希望通过打压不断鞭策孩子去进步,结果适得其反,打压式教育极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磨灭了孩子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在这种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也难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自由。所以我和孩子爸爸采用鼓励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收获到赞美孩子所带来的反馈。
赞美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擅长罗辑思维,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特质。乐乐从小就对色彩很敏感,我就经常带她逛商场,让她每天都自己搭配衣服,慢慢提高她对色彩的敏感度。在她两岁时,我买来水彩笔让她在白纸上画,她画完后兴高采烈得跟奶奶展示自己的作品,她奶奶瞅了一眼,嫌弃地说:“画了些什么?跟杂草似的,别浪费纸了!”我蹲下来拥抱她:“妈妈觉得你画的小房子特别可爱。”说完后,乐乐脸上的失落一扫而光,之后,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愿意跟我展示,为了更好得培养她的爱好,我给她报了美术班,乐乐的天赋被更好地挖掘,绘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东方城举办的少儿美术竞赛中得到了一等奖。在我的影响下,现在她奶奶都开始学着称赞孩子了,祖孙俩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赞美要真诚、用心
孩子的心是晶莹剔透的,他们能够通过大人的言行举止去辨别他们对自己是否真诚。孩子爸爸平时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每次下班回来后习惯边玩手机边对孩子进行“商业式吹捧”:“乐乐你可真优秀,书包整理得多整洁呀”“乐乐你写字的姿势真棒!”每当这时,孩子就跟没听见似的,对这些话没任何反应。只有父母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才能真正滋养孩子的心田。跟爸爸沟通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现在他回到家后就把手机收起来,专心跟乐乐一起玩,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乐乐也感受到了爸爸的真诚,更愿意跟爸爸一起玩了。
减少和别人比较的赞美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说:“你看隔壁家的孩子,这次考试语文考了满分!”“被子都叠不好,还能干什么?你同桌都能自己洗衣服了,看人家多棒。”孩子听到这些话,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不配得到父母的爱,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跟父母对着干。同样,如果赞美孩子时也进行比较,短时间内能增加孩子的动力,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不好。乐乐现在已经会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她跟表姐每天晚饭后都有做数学练习册的习惯,有时她算数做的比姐姐正确率高,我就夸她比姐姐做的好,她听到后就很得意,做题更认真了。有一次,乐乐和表姐闹别扭,把凳子都摔了。一问原因,原来是自己比表姐多做错了一道题。我反思了自己,我的这种夸奖会让孩子产生自己不能比别人差的错觉,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孩子内心就不愿意接受。渐渐我称赞她时不会再跟别人比较了,这样对两个孩子都不公平。
感谢老师无条件地接纳、赞美孩子,精心地呵护孩子,孩子的自信离不开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希望每一个小天使都能得到赞美,每一个父母都能学会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