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岛家校合作网

首页

首页 > 家长园地 > 孩子心声 > 幼儿

“大少爷”的午餐(下)

文章来源:文-张月凤 | 2022年06月06日 | 浏览量:(0)

第二,老师协助,培养孩子自理意识。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鼓励皓皓参与“娃娃家”游戏,担当“爸爸”的角色,让他给各种不爱吃饭的“宝宝”喂饭。同时,老师在每日午餐后表扬那些自己用餐又快又好的孩子,引导大家向他们学习。通过以上工作,逐步帮助皓皓树立起“好孩子应该自己吃饭”的意识。

第三步,孩子间的相互感染与帮助。第一天,我安排用餐又快又好的丽丽喂皓皓吃饭,皓皓很开心。第二天,丽丽再次喂皓皓时,突然说:“老师,皓皓怎么又要人喂啊?他已经不是小宝宝了。”皓皓一下子紧张起来,说什么也不要丽丽喂饭了。第三天,我又安排比皓皓小的牛牛喂他吃饭。牛牛拿着勺子舀了一勺饭,吹了吹,认真地对皓皓说:“宝宝,今天我喂饭,你要吃好一点儿哟!”牛牛把皓皓当成玩偶宝宝了,这让皓皓一下子羞红了脸。这时,我走上前问道: “皓皓是大孩子了,愿不愿意尝试一下自己吃饭啊?”皓皓点了点头。

就这样,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皓皓终于有了变化。那天,皓皓妈妈找到我,激动地说:“老师,我发现皓皓变了,这多亏了你们啊!上次奶奶生病,心里挂念着谁喂皓皓吃饭,没想到皓皓自己拿起勺子吃起来。不仅如此,他还端着盛粥的小碗走到奶奶身边,将粥一口一口地喂到奶奶的嘴边,并对奶奶说:‘我会自己吃饭了,我也会喂奶奶吃饭了。’奶奶感动得都哭了。”皓皓妈妈的一番话,让我的鼻子也酸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幼儿教师除了要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心智,还要学会从不同方向,运用不同手段分解问题,逐个击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为在孩子慢慢成长、走向独立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助,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合作。